一生事茶、无怨无悔---记安徽茶界老前辈朱典仁先生

朱典仁先生乳名佐根,号朴,1925年(民国乙丑)出生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月潭村培徳堂老屋。1931年入私塾,1932年进月潭志立小学,1939年考入安徽徽属联立职业学校茶科就读,1941年转到安徽省茶叶管理处茶叶技术人员训练班,结业分配到屯溪茶叶改良场实习留场任技佐。抗日战争胜利后,屯溪茶场隶属祁门茶叶改良场屯溪分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皖南区茶叶试验场、中国茶业公司皖南分公司、安徽省商业厅外贸处、安徽省农产品采购厅生产企业处、安徽省供销社生产企业管理处、安徽省芜湖商校、安徽省外贸局茶叶公司、安徽省供销社土畜产公司、安徽省茶叶公司、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等单位任技术员、副厂长、主任科员、教研组长、校务委员、教师、科长、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他用毕生的精力从事茶叶试验研究、制定茶叶标准、规划筹建茶场(厂)、推广先进技术、辅导茶制加工、督管茶叶质量、主持组织创优、培训茶技人才、编撰茶叶史料等,学茶事茶七十余年,敬业爱岗树典范。2006年被安徽省茶业学会授予“优秀会员”光荣称号。2010年荣获“老茶人贡献奖”,由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组织全国著名的茶行业老专家经过严格审评,共同评选出来。它是一种奖励长期事茶,执着追求并实践吴觉农茶学思想,为茶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者的茶业奖项

朱老先生是安徽省茶业学会会员、中华茶人联谊会会员、安徽省茶叶行业协会会员,曾任安徽省茶业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名誉理事、茶叶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质量管理协会技术咨询师、商业部茶叶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优质食品-茶业专业省优、部优、国优三级评审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高级工程师评委会茶叶加工检验专业评议组成员。1952年他代表中国茶业公司皖南分公司出席安徽省第一届工人代表大会。1988年退休后,他被返聘继续在公司工作,负责茶叶质量把关、茶业志的资料搜集和撰写。1991年,他被省茶叶公司派往休宁茶厂指导茶叶加工与拼配。1992年定居休宁。从此,他常被一些茶厂请去当顾问,出谋划策,不计报酬,为茶叶生产、质量安全工作做出了新贡献。他为人低调,技术过硬,垂先示范,德高望重,赢得了茶界的广泛赞誉。

一、深入茶区,指导生产

1964年冬,省茶叶公司抽调地县茶叶公司职工百余人组成工作队赴岳西县茶乡发展茶叶生产,开辟新茶园,改造老茶园,由他负责技术工作,为岳西县的茶叶生产发展献计策。

1969年-1974年,他被下放到和县南义公社钱庄子生产队。当他看到满山遍野的荒芜山岗时,购买杉树苗赠送生产队发展林业并建议生产队开辟种植茶树,得到省茶叶部门支持给了茶种费,买茶子育苗,每年开茶地五亩,四年共开辟了20亩。采取“深耕翻土,小苗带土移栽,早治蛴螬,铺草防旱,培土防冻,套种绿肥,施用肥药混喷,打顶促发侧枝,培养树冠”等培育茶树方法,获得明显效果,及时向和县、含山、巢湖、肥东的国营茶场、社队介绍推广使用。

在下放阶段,他还接受含山县、和县的邀请,帮助筹建国营茶场和社队茶场二十多处,率领工友到休宁县选购优良茶种近二万斤,指导开垦茶地五千多亩,编印茶树栽植、茶叶采制参考资料数百份,培训种茶制茶人员千人次,组织茶农观看交流。期间,他受巢湖之约到肥东、巢湖发展茶叶生产,成效显著,经县推荐出席地区和省先代会,到达合肥时,在长江路两旁受到数万人夹道欢迎。记者为此专程对他进行采访并作了报道。

1976年-1977年,他在和李念华先生等人参加省委赴广德新杭公社工作队期间,不仅宣传还亲手指导石房、红胜两村农民发展茶园,制作茶叶,帮农增收。当地农民至今仍不忘当年工作队中有一个“朱茶师傅”。

二、改进技术,增产增收

1951年,中国茶业公司皖南分公司派他到休宁县东北乡任绿改红工作队副队长兼蓝田中心茶厂副厂长(下设三个分厂),负责宣讲红茶采制技术,督察机具购置、厂房修建、人员配备、及时汇报生产进度和质量、价格情况。在采制高峰遇到连续阴雨,他果断采取“收湿胚改收七成干”的紧急措施。茶厂技工全去农户家帮忙指导红茶烘焙到七成干的技巧,避免茶叶变质的损失,保证了质量,并超额完成任务。当时,皖南区改红委员会专门介绍向全区推行“收七成干”,在改红结束总结会上授予其一等奖的奖励。

1957年,他到歙县改制红碎茶成功支援埃及。

1963年,他赴霍山红茶区试产红碎茶,带样品参加广东英德全国红碎茶质量评比经验交流会。

1963年-1964年,省茶叶公司先后召集全省红绿茶厂技干技工数百人集中到贵池茶厂和歙县茶厂,在董少怀技师指导下进行红茶、绿茶精制不同工艺的对比试验,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改进加工技术,提高质量,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他负责数据分析和绘制工艺程序图,编印多期实验简报上报中茶总公司、省外贸局、省公司,发给参加实验人员参阅。

1975年-1985年,他针对各精制茶厂原料、设备、工艺、人员技术水平等的差异,商讨、建议改进措施,很受厂方赞许。如“子口茶迂回取料法”、“头子茶改碾切为滚切”、“从扇口茶中提取级内茶”、“改装输送带减少碎茶”、“延长干燥时间、低温长烘(炒)增进茶叶色香”、“外形定级、内质归堆法”、“快速测算绿茶取料花色制率方法”等。

1956年-1957年,他参加门台子和许昌全国烤烟会议后得到启发,向祁门茶厂介绍采用喷雾设备提高与控制发酵室的湿度,取得了显著效果。

1986年5、6月份,他分别在芜湖茶厂、东至茶厂主持召开全省绿茶、红茶精制加工会议,总结上年度茶叶加工经验与体会,布置该年度茶叶加工生产计划和措施。

  1988年,调供波兰的红茶BOPF,他根据本省产量、质量情况提出拼配方案,得到总公司同意被采纳,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他根据多年的茶叶制造实践,编写出“红茶绿茶初制技术规程”、“眉茶生产工艺要领”、“红茶、眉茶产品规格”、“茶叶拼配与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毛茶进厂内质归堆的意义和方法”等技术资料,供各厂作参考。

三、制定标准,确保质量
  1950年-1951年,在皖南茶叶公司董少怀科长指导下,派他参加选配红绿毛茶收购和红茶、绿茶、花茶精制加工参考样,作为30多个茶厂参照生产。
  1955年,他有幸参加全国第一届茶叶加工会议,讨论修订红绿花茶精制技术规程。
  1955年-1956年,他作为安徽代表参加商业部组织领导的在方翰舟、胡浩川总技师指导下,由冯绍裘(鄂)、梁熹光(赣)、孙树鼎(浙)、向耿酋(沪)、林起云(闵)、周世舟(湘)、陆松侯(中茶)等老前辈参加的全国各类红绿茶加工标准样及界限样的鉴评选配工作,需要筛、撼时多由他来操作,得到大师们的称赞。会上,对茶叶外形、内质各项品质因子的审评方法,以及分级品质系数,深入研讨,提出了具体规定,以便核定价格和贯彻执行产品出厂负责制。在此期间,安排审评了各省报送的名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君山白毫、顶谷大方等。还受外贸部之邀,参加对“茶叶检验手册”的讨论。在京度了元旦又过了春节,历时三个多月。嗣后每隔四、五年参加换配。
  1974年,他由农村调回省土畜产公司,报到后即赶赴上海、北京参加中茶总公司组织的换配红茶、绿茶加工验收统一标准样和出口绿茶贸易样,当年发放各厂执行。
  1978年,根据省委负责同志指示,对全省各类毛茶收购标准样进行改革,他参加了样价改革方案的研讨,负责起草“安徽茶叶收购样价改革宣传提纲”报经省计委审批下达。
  1979年根据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物价总局通知精神,对红绿毛茶、大方、烘青、尖茶、条茶等收购标准样进一步简化为六级十二等,增配敬亭绿雪、桐城毛尖、高山云雾等名茶收购标准样。
  1984年-1985年,根据安徽省自营出口的需要,他提出建立安徽出口茶牌号的制样方案,得到领导肯定,并组织人员到口岸商检局、出口公司调研,在较短时间内配制成“祁门工夫红茶”、“安徽红茶”、“安徽绿茶”、“安徽红碎茶”四套贸易样,这是安徽首创,共有四十个自营出口茶样,报经中国茶叶出口公司核准,对外布样成交,很受客户欢迎。从此,安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日益提高,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四、担任评委,组织创优
  1945年-1949年,在屯溪茶叶改良场时,他跟程启善、孙伯棠、汪松源三个茶师前往婺源溪头、济溪、砚山、大畈四大名茶区和休宁县千金台、万金台、大阜、小阜名茶区以及黄尖、桃林等处坐庄收购春茶。白天评茶给价、分级匀堆,晚上到茶农家现场观察求教,获益颇深,为后来茶叶鉴评、质量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1949年,在茶场董少怀场长指导下,他同查五三先生一起做好从选料加工到拼配全过程详细记录、督促精工细制,1-3批茶中的抽芯珍眉虾目二个花色送经皖南贸易总公司组织的屯溪二十多个茶厂产品质量评比,均排列第一。
  1950年-1952年,中国茶业公司皖南分公司技术科,1954年-1958年中国茶业公司安徽省分公司加工科均设茶叶审评室,由他和黄盛昭、程启善负责,规定全省红、绿、花茶厂批批送样到省审评批复制度,每天评样近百,旺季超百,质量不达标的提出整改意见,确保了产品质量。
  1974年-1988年,省茶叶公司推行茶叶质量管理,由他负责组织县茶叶公司和茶厂创优活动,申报省经委、商业部、国家经委评选省优、部优、国优茶叶工作。并被聘任省优、部优、国优食品---茶叶类评委,期间到沈阳参加讨论制定全国名优茶标准和评比方法,赴南昌参加全国优质食品---茶叶类评比会。祁门茶厂祁门工夫特级、一级,屯溪茶厂特珍一级、珍眉一级分别荣获金牌、银牌奖。在评比中,他建议将红茶的叶底连续冲泡三次嗅其香气,尝其滋味,结果祁门工夫红茶香持久、味醇鲜,内质得分高。
  1980年,在申报“祁门工夫红茶”参加国家评优活动中,省里有人认为祁门红茶是农产品不是工业产品,不同意上报。但他以“中国食品价格目录”中茶叶类·红茶第一个就是祁门工夫红茶详细记载分级价格为依据到省经委力争,终于上报国家经委,评比结果:祁门工夫红茶特级、一级、二级荣获国家经委颁发金奖,这是我国茶叶首次得到国家金牌。
  1987年-1988年,他负责组织祁门茶厂、屯溪茶厂、霍山茶厂选取优质原料,经过精工细作出工夫红茶特级(毫芽)、安徽绿茶特珍特级(采用屯绿和舒绿拼配而成)、安徽绿茶特珍一级(屯溪茶厂生产),“祁红”参加布鲁塞尔第26届世界食品博览会展评获金牌。“安徽绿茶”二个品名参加雅典第27届世界食品博览会展评获二块银牌。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多次担任部级、省级科研项目(炒青绿茶采制工艺、光电拣梗机、祁门工夫红茶标准、休宁松萝茶、黄山毛峰、六安瓜片茶改革试验成果省级鉴定,甜叶菊茶创制研究成果、九华山毛峰工艺改革成果、兰花茶机制工艺试验成果、陕西安康毛峰、大别山区茶叶区划调查等)鉴定会委员、副主任委员、质量鉴评组长。

五、试验研究,示范推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在场长胡浩川先生的领导下参加茶园复兴工作队,他负责休宁茶区的宣传工作,并在洪里乡唐家洲建立示范点,推广茶树台刈、移植归并、修剪更新等项目,组织茶农参观,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1954年,商业厅外贸处派他参加由中国茶业总公司举办、胡浩川总技师主持,浙、赣、皖、沪十多个绿茶厂技干参加的 “屯绿茶叶精制工艺”试验。为制定“眉茶制造技术规程”和绘制工艺流程图搜集资料,他深入基层,找经验丰富的查荣春、洪秋来等老师傅座谈,作详细记录,撰写出屯绿眉茶、熙茶取料方法、炒干工艺、筛号茶拼配等内容的“屯绿精制概述”(初稿)。
  1965年-1966年,中国茶业总公司和省茶叶公司选在庐江县创办茶叶样板田,省茶叶公司和地县茶叶干部10人在总公司陈一苇科长蹲点指导下,组成工作队共百余人,先集中学习,后分组到汤池、茶树、长冲、长岗四个重点茶区(公社),吃住茶农家。他同陈一苇科长晚宿大队部,轮流吃派饭,一户一日给一斤半粮票四角钱,茶站另补足茶农一些粮。工作队员顶酷暑、冒寒风、爬茶山,奔波于各个高低山头茶园,观察茶树长势,按不同地块采取增产措施。走乡串户向茶农宣传大茶改制炒青的意义、茶树施肥修剪的作用与方法,晚上到茶厂讲解机制茶的优越性,辅导机制炒青的方法。经过多种有效的试验,1965年度庐江县茶叶增产二成多接近万担,质量提高一级多,茶农增加了收入。
  1985年,省公司派周先宽和他陪英国商业摄制组到祁门摄制红茶手工采制全过程的纪录片,并到歙县拍摄花茶窨制的纪录片,用作对外宣传推广我国名茶。
  1987年,他提出了屯绿、舒绿、芜绿精制工艺试验方案,目的有四:制定精制工艺规程和程序图、核算加工生产成本、提供制换贸易茶样原料、提高职工精制技术水平。他负责公司三组人员分别前往屯溪茶厂、霍山茶厂、宣郎广茶厂,同茶厂职工一道进行为期二个月的试验工作,达到了如期效果。  

六、搞好教学,培训人才
  1958年-1962年,商业部委托省商业厅在芜湖商校创办“农产品(茶棉麻蚕烟)采购专业,开办三个班,派他担任茶叶加工审检教师兼教研组长,培训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江苏、陕西、新疆等省干部职工近二百名,自编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在省商业厅组织领导下参加编写教材供教学之用。教学方法采取:“课堂讲授与小组讨论”、“理论学习与生产实习”、“教学实习与科研实验”、“学校与业务部门、工厂”四结合,茶季带领学员到祁门、屯溪、歙县重点茶区进行生产实习,请茶科所专家、茶厂技师作专题报告,进茶园入车间实地操作,并参加一些科研项目,使学员较快的掌握茶叶采制技能。到祁门历口和歙县洽舍参观丰产茶园,听取茶农作的经验介绍,观看采茶能手张青荷采茶。在祁门乌溪口由浙江学员制作龙井,福建学员制乌龙,安徽学员制毛峰,江西学员制炒青,相互学习交流,学员所制的茶叶均按质给价付与茶农(生产队)。茶样带回学校供教学之用。由于在较短时间教学效果好,受到各方好评(棉麻蚕烟的教学法同茶),商业部特别安排在芜湖召开现场会,由他向来自全国各省市商业院校代表汇报了教学经验与体会。1961年,他光荣出席芜湖地区文科教群英会,受到表扬。
  1965年,省茶叶公司从省、地、县茶叶公司调干部及学员百余人集中到舒城茶厂举办茶树栽培和茶叶制造培训班,派他负责讲课,自编“茶叶生产知识”等资料,给学员参考。
  1969年-1973年,在含山、和县生产指挥组领导下发展茶叶生产,建立两处国营茶场和二十多处社队茶林场,他先后负责举办了茶园开辟、育苗种植、肥培管理、茶叶采制等技术培训班,室内讲课与田间地头边参观边讲解相结合。生产季节巡回到各个茶场检查,同茶场负责人商讨培育好茶园,采制好茶叶的措施方法,含山、和县原只有数亩茶园,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发展到万亩。 

七、考察学习,科技创新
  1952年,中国茶业公司皖南分公司派他参加中苏茶叶专家考察组工作,前往祁门、休宁、歙县等重点茶区考察,听取专家的发言作好记录,并协助胡浩川大师整理抄写资料,从中学到有关茶叶科技知识。
  1953年茶季,省商业厅派他参加苏联茶叶专家和中国茶叶专家(胡浩川、冯绍裘、钱樑、庄晚芳、徐楚生)在祁门进行祁红采制示范工作,学到苏联红茶制造的先进技术。期间还进行绿茶制造工艺不同的对比试验,由苏联专家格而格次、贝可夫制造蒸青,他和祁门茶叶改良场纪格强一起制造炒青、烘青,三种茶的原料、数量相同,是在一个鲜叶堆中秤取。三个成品经过中苏专家胡浩川、冯绍裘、汪瑞琦、吴思勋、贝可夫、哈利巴娃、格而格次、塞罗维尔夫等人会评,一致认为烘青条索匀直,香鲜味醇,汤青叶亮,品质在蒸青、炒青之上。苏联专家提出,要求我国提供以烘青作原料的眉茶,此后我省每年安排外销茶加工计划时,调烘青对歙县茶厂生产眉茶,很受口岸公司和苏联专家验收赞赏。
  1954年,中苏茶叶专家考察组又到皖南茶区考察,推荐茶园施用化肥,喷施农药防治茶树病虫害、留叶采摘等先进措施,他受省商业厅的委派前往参加工作和学习。
  1964年,省农业区划委员会抽调农业厅、农学院、农垦厅、外贸局人员组成“安徽省茶叶区划调研工作队”,由安徽农学院周海龄教授带队,赴大别山、沿江两茶区调研。省茶叶公司派他参加,时值寒冬,大雪纷飞,大山雪厚路阻,晚宿农户家,床铺稻草,上盖薄被,冻得发抖,一夜未眠,次日天晴,穿草鞋,拿木棍,翻山越岭到达公社所在地。
  1985年12月,省茶叶公司派他参加中国代表团前往布鲁塞尔出席欧洲共同体-中国贸易周会议的一系列活动、招待会,在比利时和到英国、法国、苏黎世的茶叶拼配厂、茶叶拍卖会、茶叶市场、茶叶贸易公司访问考察,受到英中、法中友协,茶叶贸易界厂商的热情接待,带去的祁门工夫红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顶谷大方、泾县火青等安徽名茶,极受赞美。在访问长期销祁门工夫红茶的英国团宁公司时,受到该公司董事长李德先生的热烈欢迎,该司大门上端悬挂着中国五星红旗,在其红茶拼配厂和审评室,从几十个茶叶中都发现有祁门工夫红茶。李德先生与他探讨如何同安徽合作发展祁红生产。为宣传中国茶叶,他广交朋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并将考察心得带回国,及时调整了我省出口贸易样水平,提高了经济效益。


八、著文写作,编撰史料
  1953年,在省商业厅对外贸易处工作时,他就应《安徽日报》之约,写了“对提高红绿外销茶质量的几点意见”,春茶季节刊出。
  1954年-1956年,他编写的“红毛茶烘焙技术”、“外销红绿毛茶采制技术”科普资料,由科普协会以单册形式印发到基层。
  1957年,他与董少怀大师合作撰写“关于茶叶精制过程中几个主要措施的商讨”一文,刊发在安徽《茶业通报》当年第二期。
  1958年-1962年,在芜湖商校教学期间,他利用暑寒假,到浙、闽、湘、鄂、苏、赣、皖茶叶公司、茶厂、生产队了解学习当地茶叶品质特征、采制与评级计价办法,增加茶叶制造和审检知识,为教学和编撰教材搜集资料。1961年夏赴京根据商业部教育局和中国茶叶总公司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补充《茶叶商品学》。先后参加编写“茶叶采购与加工”(省商业厅审定作为商校教材)“茶叶商品学”(商业部审定中专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茶叶商品学”(商业部审定大专院校用、黑龙江商学院印)。另主编辅导材料有“红绿茶采制要点”、“五省(浙、皖、苏、闽、赣)评茶计价办法”、“毛茶审评知识”、“安徽茶叶特征”发给学员参考。
  1966年,他与中国茶业总公司陈一苇科长合写“庐江茶叶样板田的经验体会”,发表在“茶叶科学简报”第二期。
  1975年-1981年,他与张英科长一道研究、起草“安徽省茶叶审评检验暂行办法”、“安徽省茶叶收购、调拨制度试行草案”由省茶叶公司、省供销社修改后下发公司茶厂执行。
  1981年,他在“茶叶科技简报”上发表“精制茶厂经济技术指标的内容与计算”一文,引起各地茶厂、科教部门关注。
  1982年,他与张英科长一道研究、编写的“茶叶有关标准”,由省茶叶公司印发各公司茶厂参考。
  1986年,他受省经济食品协会之约参加“安徽传统食品-茶叶”的撰写和编审(黄山书社出版)。
  1984年-1992年,他担任“茶业通报”编委理事,参加有关茶叶加工审检方面文章的审稿修改工作,如期完成分配的任务。
  1988年-1992年,他参加 “安徽省志·供销合作社志”茶叶经营篇中第三章和第六章的编写工作(黄山书社出版)。由于他在地方志编纂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获得省供销联合社颁发的荣誉证书。
  1988年,他与贵池商校方涛、沈佐民老师一起共同商讨、编写了“茶叶加工审评检验”学习教材。
  1990年-1996年,他担任“安徽省茶业志”编委、副主编,积极搜集资料,采访茶人,提供有关茶叶生产、教育、名茶采制、大事记等素材。并对初稿提出一些补充和修改意见,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安徽茶叶发展史资料。
  朱老先生虽然已年届九十岁高龄,但他仍然奔走于茶乡之间,为安徽茶产业的发展贡献余热。他那孜孜以求的精神感动了几代茶人。  

(沈查斯)

上一篇:一位植物系统学家的“茶系情怀”——记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成员张宏达教授
下一篇:默默勤耕耘、毕生献茶园一记茶叶专家董少怀
      全国服务热线:0551-62635128

请在线提交您的建议,我们将尽快联系您!

联系人:
手机:
邮箱:
建议内容:
提交稿件: